Re: [clreq] 建议增加对开明制标点的描述 (#572)

另外,对于 @DavidFangWJ 提到「竖排时对冒号、分号的处理」

> 中国大陆对竖排的冒号、分号直立书写,虽然《标点符号用法》提及了半字宽的现象

严格来说,此论述不对。应该指出的是,GB/T 15834-2011 《标点符号用法》本身在「5.2 竖排文稿标点符号的位置和书写形式」中并没有明文提及「冒号、分号需要半字宽」。反倒是在针对横排的 5.1 节,5.1.1 明文写的只是「……分号、冒号……占一个字位置」,以及 5.1.11「在实际编辑穿工作中……可适当压缩标点符号所占用的空间。」国标文件本身对于标点符号宽度调整只有宽泛的定义(因为这属于风格问题)。

需要强调的是,GB/T 15834-2011《标点符号用法》文档本身没有任何提及「开明式」的记述;如 5.1.1 都是说需要占一个字宽的,这与 JIS 完全不一样。当然,这份国标的实际纸质印刷版本,的确是用方正的排版软件排印,因此使用的是方正排版系统的所谓「数码时代的开明」算法,导致出现实际印刷效果和实际记述内容互相矛盾的情形,这是另一回事,不涉及此处论述主题。

> 但难以找到佐证的印刷物

相对于横排印刷品,中国大陆的竖排印刷品的确是少一些,但也绝对不至于到「难找」的程度。从铅字时代开始就有「直排、开明式、分号冒号经调整后占半个字高度」的例子,如下图正文第二行同时存在占半个字高的冒号、分号;而目前各大古籍出版社的排印的直排书,也多会遵循上述国标 5.1.10 「行末应半角」的做法,其实还是很常见的。

![IMG_8185](https://github.com/w3c/clreq/assets/8192599/90c3b9c1-8353-40e9-a6ee-7516730328cb)
(张秀民,《中国印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年第 1 版)

> 事实上,竖排时的冒号、分号也有做成3/4宽或一字宽的。

对,这个不能否认。事实是,肯定是占一字宽的「全身」标点最多。铅印时代在实际操作中,排印车间都会要求将标点铸在不同宽度的字身上(全身、二分、三分等),越大的印刷厂、这些排印零件就越丰富,供排版工选择就更多。据我了解,铸成 3/4 字身的比较少,多会使用「半身+四分空」,这样比较灵活。而在数码时代,这完全就在标点符号调整算法里控制即可,无需实体铅空了。


-- 
GitHub Notification of comment by ryukeikun
Please view or discuss this issue at https://github.com/w3c/clreq/issues/572#issuecomment-1705966905 using your GitHub account


-- 
Sent via github-notify-ml as configured in https://github.com/w3c/github-notify-ml-config

Received on Tuesday, 5 September 2023 05:29:39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