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clreq] Changing the structure of Chapter 4 (#285)

抱歉拖搞這麼久,我先就我整理的邏輯寫出這份草稿。然後有幾點希望能和各位討論:

1. 註釋相關的名詞眾多,而且應用在兩岸和不同領域,像是學術出版與一般書籍排印都不像英文那麼明確,需要討論是否適宜。也包含簡繁體的用詞需要統一。
2. 中文傳統的註釋,就古籍來說,書寫的批註現在也算是內容了,印刷上則是有雙行註。這部分目前CLREQ不處理,需要提及嗎?
3. JLREQ的頭注、腳注、傍注在日文排版中為規則,但我覺得兩岸三地的印刷書直到最近才見到較多的案例。我就覺得指引到JLREQ去處理較佳。
4. 註解位置我按照結構與版面來安排,想聽各位的意見。

-----

# 4.2 註釋處理

## 4.2.1 註釋的種類

中文書使用的註釋有多種多樣,在古籍中有寫在書上的註釋,稱為「批註」,位於直排書籍版面上方者為「眉批」,位於內文兩行之間為「旁批」,也有於段落後的「尾批」。印刷上,古籍常見做法為在單行文字中,以小於一半的活字雙行排列的「雙行註」。然而本版本暫不處理古籍的排版需求。

現代中文書部分呈現註釋的方式,如日文書直排書注文位於天側的「頭注」、位於地側的「腳注」,橫排書位於版心側邊的「傍注」。這些註釋的排列方式請參照[4.2.1 Kinds of Notes](https://www.w3.org/TR/jlreq/#kinds_of_notes)[JLREQ]。

本文件按照大多數中文書「註釋位於書籍結構中的位置」以及「註釋位於版面上的位置」進行說明。

### 4.2.1.1 根據結構中的位置

簡單的內文註釋,可使用括號(夾注號),其包含的文字為註文,以解釋開始括號的字詞或者語句。但遇到多則註釋時,則會在內文加入包含數字的「註碼(註釋號碼)」,註文另起段落,透過「註碼」互相參照對應。

在書籍結構中,註解所位於的位置可分為位於緊接著內容的「腳註」以及統一置放於書末的「尾註」。

腳註原則上註文出現的位置在下一章節標題之前,在版面上的位置有所不同;尾註則將各章節註文統一在書末依章節順序排列。

書籍使用何種註釋方式由編輯者判斷,以不干涉正文閱讀、且易於相互參照為主要原則。

### 4.2.1.2 根據版面上的位置

「腳註」在版面上的位置有多種排列方式。

「段落後註」為註文排版位置緊接在註碼所出現的段落後,夾於正文段落之間。

「當頁註」為註文排版位置於註碼出現該頁(或為跨頁之後一頁)的末尾,原則上註文需完整排列顯示。

「章/節後註」為註文排版位置於註碼出現該章的末尾。

## 4.2.2 註碼

註碼編號可使用阿拉伯數字,也會使用圓圈包含數字的符號(如①、❶)來表示。也會使用漢字(如註一、註二),也會使用符號(如*)。亦會在註碼前後加入括號,一般括號、方括號及六角括號等皆可使用,但在該書範圍內,註碼體裁需一致。

註碼在內文中與標點符號的相對關係,原則上在逗點與分號之前,或句點與冒號之後。

註碼字號一般小於正文,橫排書可位於行內上方或者下方,直排書一般位於右側。原則上位置位於內文行內空間,但也有置於行間的排版狀況。

也有少數不使用編號的註碼,將內文字詞置換為不同字體(如黑體),其註文以相同的字詞與字體作為註碼替代。

## 4.2.3 註文

註文又稱註解,每則註文為獨立段落,由註碼起,後以冒號或空白區隔,接續註文。段落採凸排,註碼與區隔凸出於段落外。

尾註字號與排版一般等同於內文。腳註字號一般小於內文,有時也會採用與內文不同的字體做出區隔。當頁註及章/節後註一般會使用空間或線段分隔,整體也會在行頭處縮排,已與內文做出區隔。

###### 參考資料

- 《排版手冊》,北京新華印刷廠,1973

###### 詞彙表

- 腳註(Footnote)
- 尾註(Endnote)
- 註碼
- 註文

-- 
GitHub Notification of comment by bobbytung
Please view or discuss this issue at https://github.com/w3c/clreq/issues/285#issuecomment-762555454 using your GitHub account


-- 
Sent via github-notify-ml as configured in https://github.com/w3c/github-notify-ml-config

Received on Tuesday, 19 January 2021 02:11:54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