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rom: Zhiqiang Zhang <zqzhang.cas@gmail.com>
- Date: Mon, 5 May 2014 22:07:10 +0800
- To: W3C HTML5 中文興趣小組 <public-html-ig-zh@w3.org>
- Message-ID: <CAKvZwBdk5TFVRF+tHW-wNsT5UD94z3fcSOhQB5UU6PA994AztA@mail.gmail.com>
会议记录: [21:06:30] Xidorn Quan: 我叫权循真,今天不太方便说话,就听+打字好了 [21:07:18] *** Wu Xiaoqian added huang stone *** [21:07:42] laubersder: 加一下wuping9511 [21:08:23] *** 冯超 added ping wu *** [21:08:24] *** ping wu can't be added until they accept your contact request. *** [21:08:42] huang stone: :O [21:09:18] *** Zhiqiang.Zhang added ping wu *** [21:09:19] huang stone: 高档货,玩不来 [21:10:16] 冯超: 要好友才可以加进来 [21:10:41] 冯超: +号 邀请更多人加入通话 [21:10:55] huang stone: 狗狗加入了标准讨论 [21:11:36] Zhang Kun: 剥夺cookie发言权 [21:12:06] laubersder: liangtao1984 [21:12:25] 呂康豪: (如果有必要的话,信寄出去之前可以找我或是 Xidorn 过一下。) [21:12:57] Xidorn Quan: (什么信啊?那个标准吗?) [21:13:02] 冯超: kenny今天不能说话啦 [21:13:26] laubersder: liang.tao1984 [21:13:32] 呂康豪: (好像是吧?没太清楚状况,翻译是指那个提案的翻译吧。) [21:13:43] ping wu: 听不到声音 [21:14:23] Zhiqiang.Zhang: http://lists.w3.org/Archives/Public/www-dom/2014AprJun/0143.html [21:14:32] *** 董福興 can't be added until they accept your contact request. *** [21:14:43] 呂康豪: 志强:有些规范的 last call 大家可以跟一下。 [21:14:44] Zhiqiang.Zhang: http://www.w3.org/TR/2014/WD-DOM-Parsing-20140501/ [21:15:10] 呂康豪: 锦江:好像 DOM4 明天要发布一个候选版? [21:15:22] 呂康豪: ... 看到邮件组里在讨论。 [21:15:45] Zhiqiang.Zhang: http://www.w3.org/TR/2014/WD-tracking-dnt-20140424/ [21:15:49] 呂康豪: 志强:有兴趣可以看一下。有讨论可以在邮件组里讨论。 [21:16:07] ping wu: 麻烦再加下liang.tao1984 [21:16:19] 呂康豪: .... 除了 DOM Parsing & Seri 就是 Tracking Preference Expression [21:16:27] Zhiqiang.Zhang: http://www.w3.org/2012/sysapps/app-uri/ [21:16:40] Zhiqiang.Zhang: http://lists.w3.org/Archives/Public/public-sysapps/2014Mar/0034.html [21:16:42] 呂康豪: ... 再来就是 sys app 的 app: URL,上个月的 last call。 [21:17:06] 呂康豪: ... CSS 是有一个 will change 属性。 [21:17:07] Zhiqiang.Zhang: http://lists.w3.org/Archives/Public/www-style/2014Apr/0462.html [21:17:22] Zhiqiang.Zhang: http://www.w3.org/TR/2014/WD-css-will-change-1-20140429/ [21:17:24] 呂康豪: s/上个月的 last call/上个月说要 last call 但是没发出来/ [21:17:56] 呂康豪: ... will change 是 first publish [21:19:58] 呂康豪: 康豪:经验谈,last call 有期限,但是不是那么严格。大家都是志愿的。 [21:20:23] 呂康豪: ... 再来就是 W3C 规定 last call 的反馈一定要回复。只有这个阶段特别。 [21:21:08] 呂康豪: 小倩:第一页已经写完了。提出了 <ruby> 相关的需求。 [21:21:32] *** ping wu added Tao Liang *** [21:21:35] 呂康豪: ... i18n wg 的 Richard 说中文没有 <ruby>,不需要为了日文搞这个。 [21:21:50] Zhang Kun: (y) [21:21:55] 锦江 赵: 支持 [21:22:03] 呂康豪: ... 不过我们还是会发布现有的,再检讨方向。 [21:22:43] 呂康豪: 亦均:<ruby> 跟 ? 的概念很雷同,可以写在一起。 [21:24:02] Chen Yijun: ?:中文現有的標音、行間注釋、中外文對照,(樂譜) [21:24:29] 呂康豪: 康豪:觉得不用太在意外面人怎么说。编辑觉得什么重要就写什么也没什么不好。 [21:24:47] 呂康豪: Topic: 百度 first paint 提案 [21:26:13] 呂康豪: 闵月:下午在邮件组发了个中文版。大叫可以先看一看。 [21:26:48] 呂康豪: ?:吴萍不在,我先简单介绍一下。 [21:27:20] 呂康豪: ... 根据腾讯反馈,加入 <meta> [21:27:37] 呂康豪: ... 其他在 <body> 里的情形跟 async 跟 defer 一样 [21:28:30] 呂康豪: ?:token 是指什么东西 [21:28:31] Tao Liang: Contact received from Tao Liang [21:28:39] Xidorn Quan: 我觉得可以考虑不要加 firstpaint 属性而是在 meta 里面使用 selector 来选择? [21:28:47] Tao Liang: token是parser的token [21:28:50] huang stone: 我们浏览器团队觉得meta方案对现有的技术影响最小,也没有已知的副作用,支持这个没有太多风险 [21:29:29] Xidorn Quan: 就是说不在文档内部添加属性,而是使用 css selector 在 meta 里面选择触发元素 [21:29:30] 呂康豪: ?:<meta> 里面用 selector 是指什么呢? [21:29:47] Tao Liang: meta里没有selector吧? [21:30:06] Xidorn Quan: selector 只是一种语法而已,无所谓用在哪里吧 [21:30:17] Xidorn Quan: 现在 DOM 不是还加了 querySelector 这么个东西 [21:30:20] huang stone: 对dom接点添加属性始终有其他风险 [21:30:32] Xidorn Quan: 我只是有这么个想法 [21:30:49] Xidorn Quan: CSS 不也要这么做…… [21:30:52] huang stone: css selector有点奇怪 [21:31:10] huang stone: 之前好像没有看到相关的讨论 [21:31:16] huang stone: 是我错过了? [21:31:52] 冯超: 中文兴趣小组好像没有公开讨论过这个提案 [21:32:48] huang stone: 我们还没有就selector讨论过,没有明确意见,不过我个人觉得有风险 [21:32:58] Tao Liang: Contact received from Tao Liang [21:33:25] Xidorn Quan: 我倒是觉得 token 数目那个方案看着比较奇怪…… [21:33:30] ping wu: 再问什么问题? [21:33:33] Tao Liang: 这个selecor是first paint topic里的么? [21:33:36] 呂康豪: 冯超, http://lists.w3.org/Archives/Public/public-html-ig-zh/2014May/0001 [21:33:55] 冯超: token的这种方案感觉后期维护比较麻烦,不是很干净的感觉 [21:34:14] Xidorn Quan: 虽然 token 数可以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我感觉这像是将浏览器实现细节暴露给了 author [21:34:17] 呂康豪: Xidorn,token 在草案里没有描述,不知道是什么情形…… [21:34:18] 冯超: 恩 kenny 你发的这个看到过 我意思是好像没有人讨论 [21:34:18] Zhiqiang.Zhang: 首屏渲染优化规范介绍 -> http://lists.w3.org/Archives/Public/public-html-ig-zh/2014May/0001.html [21:34:34] huang stone: 嗯感觉不干净 [21:35:46] Xidorn Quan: 肯定是第一个 [21:36:53] 锦江 赵: 我们上一次电话会议讨论过一个方案,简单的说就是在需要打断parse的地方加注释<!--firstpaint-->,类似wordpress里用<!--more-->区分摘要和正文的方式。想在这里听听几位的意见。这样做的好处是:1 这本身是对解析过程友好的,2 防止因为一时疏忽(比如标签没有闭合)导致解析范围失控 [21:37:32] Xidorn Quan: 还有一个是,草案有提到不同分辨率的问题,我在想或许可以考虑引入 media query 的方式来细化 [21:38:30] 冯超: 注释的方案感觉违背注释的基本功能 [21:38:37] Xidorn Quan: 我也不是很赞成使用注释 [21:38:42] 冯超: 比如压缩html机会去掉注释 [21:38:59] Qing Yang: 千万别注释 [21:39:01] huang stone: 注释伤害最小 [21:39:15] Qing Yang: 注释会被压缩掉 。挺不好的 [21:39:37] huang stone: 不认识的浏览器忽略就好了,也不会因此带来负面作用 [21:39:50] ping wu: 注释的方式是可以的 [21:40:06] Xidorn Quan: 你们自己的浏览器如果愿意实现私有方案可以加这个,我不认为放在注释里是一个好的标准化方案 [21:40:07] huang stone: 新属性不会忽略掉吧 [21:40:11] Tao Liang: 压缩有可能去掉注释的 [21:40:36] ping wu: 可以成为我们第二种meta 对应的元素fistpaint属性描述 [21:40:47] Xidorn Quan: 你们的草案里面有提到不同分辨率下不能精确匹配 [21:41:00] Xidorn Quan: 所以我就想或许可以用 media query 对不同分辨率区分对待 [21:41:24] Qing Yang: ie 这种可以在js里头写注释做判断的。本身就很邪恶。 [21:41:53] ping wu: 这个也讨论过 但是区分不同分辨率可能对于开发者也是一种描述负担 [21:43:03] Xidorn Quan: (你是在问我吗?) [21:43:17] *** Group call *** [21:43:23] Xidorn Quan: 哦 [21:43:30] 呂康豪: 不是,我是在问 <meta name="layout-optimize" content="First Screen Paint[;browser-defined-strategy]"> 是干嘛的。 [21:43:32] ping wu: 我觉得我们可以首先讨论下这三种meta描述各自适用的场景 [21:43:45] 冯超: 我猜是默认不会首页优先吧 [21:43:51] huang stone: 其实我觉得,这个方案似乎本来就不是为了精确定位首屏而提出来,而是为了快速显示前3个搜索结果而提出来的,因此分辨率差异对于搜索结果显示优化来讲不是大问题。 [21:44:16] 呂康豪: stone +1 [21:44:24] Xidorn Quan: 比如说手机和 pad? [21:44:25] ping wu: 不是 这个表示由浏览器自行觉得首屏位置 [21:44:28] Tao Liang: 吕,那个是首屏优化使用内核预测机制 [21:44:33] 呂康豪: 我也觉得大致位置就差不多了。 [21:44:50] laubersder: 是的,完全精确不可能 [21:45:21] Xidorn Quan: 我觉得可以把“browser-defined-strategy”直接改成“auto”作为默认值就好了 [21:45:26] ping wu: [21:43] 呂康豪: <<< <meta name="layout-optimize" content="First Screen Paint[;browser-defined-strategy]">[21:44] Tao Liang: <<< 首屏优化使用内核预测机制 [21:46:13] Xidorn Quan: 没有加入你写不写有什么差别…… [21:47:03] Tao Liang: 没有加入是指什么? [21:47:16] laubersder: 听不太清 [21:47:26] Xidorn Quan: 没有提供这个机制的话,写不写这个 meta 就没有差别了 [21:47:41] Xidorn Quan: 如果提供了这个机制的话,浏览器理应自动做优化? [21:47:50] huang stone: 是的,浏览器可能想要知道这是个静态还是动态页面,如果不知道,可能对于动态页面会做错误的首屏优化 [21:48:16] Xidorn Quan: (那只狗又加入了讨论 233) [21:48:29] huang stone: 狗狗叫cookie? [21:48:51] Wu Xiaoqian: (它向来是北航Host最积极发言的成员,我们电话会议常规发言人T_T) [21:48:51] Xidorn Quan: 首屏优化有什么副作用? [21:49:03] Zhang Zhengzheng: 我觉得不应干涉浏览器做什么,只应该描述自身,然后怎么做是浏览器的事 [21:49:13] huang stone: 顶楼上 [21:49:34] Tao Liang: 嗯,这个就是告诉浏览器可以使用预测机制做首屏优化,浏览器不支持可以忽略 [21:50:25] Zhang Zhengzheng: 但我觉得1和2都是在告诉浏览器怎么做,3是在描述自身 [21:50:36] laubersder: 比如到了token数目或者标记位置已经可以完整正确的进行首屏排版了 [21:51:15] laubersder: 不会被后来的内容或者外链资源完成这部分内容重排版重绘制 [21:51:35] 冯超: (whew) [21:51:38] laubersder: 这样的首屏幕内容是推荐的优化 [21:51:41] ping wu: 内核自行预测首屏位置的首屏优化副作用还是很多的 [21:51:52] Tao Liang: 是三种策略,但没有要求浏览器要遵守这个策略。不支持的可以忽略。 [21:52:11] ping wu: 比如 预测不准,等待css资源决定绘制面积,重复排版绘制,以及影响完全加载时间等问题 [21:52:22] Zhang Zhengzheng: 标准不就是希望浏览器都去实现的吗 [21:53:08] *** Call ended, duration 47:30 *** [21:53:19] Zhang Zhengzheng: 对,所以才不能告诉浏览器具体怎么做 [21:53:23] Xidorn Quan: 关于 firstpaint,应该在解析到打开标签还是这个标签关闭时触发呢? [21:53:39] ping wu: 浏览器都需要实现这些标准 但是有些是由用户制导这个首屏位置 有些完全由内核决定 [21:54:05] Xidorn Quan: 解析到打开的话我不是很赞成加属性这种做法 [21:54:17] Xidorn Quan: 感觉这违背了属性的本意 [21:54:31] Xidorn Quan: 谁来开个贴? [21:54:40] Yue MIN: (y) [21:54:42] 冯超: 支持 [21:56:20] huang stone: http1.0? [21:56:27] Xidorn Quan: SVG [21:56:32] Zhiqiang.Zhang: SVG 1.0 翻译 -> http://lists.w3.org/Archives/Public/public-html-ig-zh/2014May/0003.html [21:56:42] Wu Xiaoqian: 这个应该kenny比较清楚? [21:56:50] 锦江 赵: 我们可以在翻译群里征集一下吧 [21:57:06] 锦江 赵: 是的 [21:57:11] 锦江 赵: 是QQ群 [21:57:46] huang stone: 有这么个群啊 [21:57:56] 锦江 赵: 另外我们约定一下下次会议的时间? [21:58:13] 锦江 赵: 我没有问题 [21:58:22] 冯超: 水群。 [21:58:45] Yue MIN: 之前的群确实太杂。。。 [21:59:04] Zhiqiang.Zhang: 5月19日晚9点至10点下次会议 [22:00:07] Willerce Zenn: 灌水应该被明确禁止。 [22:00:11] 冯超: 恩 [22:00:22] laubersder: 好的 [22:00:57] 呂康豪: 志强:另外一件事就是有人想翻译 SVG 1.0,有没有人知道情形? [22:01:09] *** Call ended, duration 55:29 *** [22:01:20] huang stone: \o/ [22:01:43] 呂康豪: ACTION:锦江会建一个新的群,期望比较不是那么快边水。
Received on Monday, 5 May 2014 14:07:38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