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關於楷體作為Generic Font Family的討論

看了之前各位很精闢的討論,受益良多。

但是「毛筆」可以寫出任何字體,楚簡、漢隸、魏碑、管閣、草書、行書、楷書等等,甚至也可以寫出明朝體,就看有沒有人願意花描字的功夫了。所以董兄的建議可能需要再考慮。

就電腦螢幕來說,楷書其實是很糟糕的字體,尤其字愈小顯示愈差。要配 print 與
italic,可能明朝體配仿宋看起來更舒服一點。仿宋在書寫演進上是不存在的,他是明朝體(老宋)和楷書的折衷,誕生於活字。

我覺得文字(各種書法字體)都是從手寫開始,手寫各人有各人的寫法,各家有各家的特色。雕版是為了大量生產,為了辨識清楚才有逐漸把書寫筆畫慢慢統一的需要,後來的活字(鉛、泥、木)則延續這種傳統。

活字排版必須在版心之外加大木塊、小木條固定才能穩定的把油墨印刷上紙張,所以版心原則上是四四方方的矩形。因為標點懸掛在活字印刷時是極極極其麻煩的工作,沒有印刷師傅喜歡這樣作,所以只有在中文打字機的打字或照相打字出現而且是苛求避頭點之後才衍生出來的方式之一。我常用
MS Word,他的頁面概念就是像活字排版,沒有設計標點懸掛。

說到中文排版,我比較在意的是行間(line-spacing)。通常英文軟體改成中文的,很少考慮中文字幾乎佔滿上下空間,行間都太擠,看起來十分傷神。另外表格也很難控制,因為中文版面的起始點是頁面的右上角,Word
的表格不論文字橫排或直排起始點卻都以左上角為準。

吳旭昌


Bobby Tung <bobbytung@wanderer.tw> 於 2013年11月16日上午12:07 寫道:

> 本來是方便讓電子書中設定:
>
> Font-family: cursive;
>
> 就會自動去抓System中的標楷體、楷體-繁/簡來顯示的提案。
>
> 但www-style上的朋友說cursive的定義是連續寫、手不提起。那符合cursive的就是草書與行書了。
>
> 順著這個定義,楷體更適於作為font-style的italic。
>
> 那麼,我們也許需要讓@font-face能依照font-style來指定不同字型,反而變得更複雜,又離目的更遠了。
>
> 乾脆在cursive中加入描述:「等於中日韓的毛筆字體。」
>
> Any comment?
>
> WANDERER Bobby Tung
> Sent from my iPhone 5.

Received on Friday, 15 November 2013 16:53:52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