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suggestion

感谢吴老师百忙之中提出的建议,这里我抛一下砖,希望能引来大家的玉:)
砖头见红字部分

Tsinghua Dengfeng Yao


在 2014年5月13日 上午9:36,wuyinghua <wuyinghua@ritt.cn>写道:

>   大家好,下列建议供参考:
>
>
>
> 1)标准的第四个原则,建议由“4 稳定性”改为“4 兼容性”。
>
>
>
> 2)“1.3.1 信息和关系: 通过呈现<http://www.w3.org/2014/04/WCAG_ZH.html#presentationdef>
>  来传达的信息、结构 <http://www.w3.org/2014/04/WCAG_ZH.html#structuredef>和关系<http://www.w3.org/2014/04/WCAG_ZH.html#relationshipsdef>
>  ,可以编程式确定<http://www.w3.org/2014/04/WCAG_ZH.html#programmaticallydetermineddef>
> 或在文本里可得到。”
>
>
>
> 建议修改为:
>
>
>
> “1.3.1 信息和关系: 通过表现来传达的信息、结构<http://www.w3.org/2014/04/WCAG_ZH.html#structuredef>
> 和关系 <http://www.w3.org/2014/04/WCAG_ZH.html#relationshipsdef>
> ,可以用软件识别,或从文本中获得。”
>

1、我的理解是这里采用了意译的方法,这样翻译后的句子更加通顺,读起来也朗朗上口。但我想提醒大家注意一点: Programmatically
Determined 是WCAG2.0提出的新名词,也是WCAG2.0的重要内容。这个从WCAG2.0专门开设了一节“Important Terms
in WCAG
2.0”就可以看得出来。简单的译为“用软件识别”是不合适的,不仅仅失去了原文的韵味和含义,也偏离了原文的初衷。就像当年翻译accessibility,开始人们简单的译为让网页具备可访问性,后来这个名词用得多了,需要专门赋予新的内涵,就翻译成“无障碍”。
*因此我建议,主持人制定一个术语中英文对照表,赋予**Programmatically Determined 统一的中文名称。*
事实上WCAG2.0专门把Programmatically Determined 纳入“Important Terms in WCAG
2.0”一节,并给出了详细的解释,目的就是要统一使用Programmatically Determined 这个名称,而不是简单的译为可让软件识别。

2、我还是觉得呈现比表现好,表现这个词易给读者带来困惑,因为表现形式有很多种,既有屏幕上呈现,也有读者操作的表现,或者文件上的表现,让读者没法理解。
用呈现这个词,读者会认为就是屏幕上的呈现。




>
> 3)“1.3.2 有意义的顺序: 当内容呈现的顺序影响其意义,正确的阅读顺序<http://www.w3.org/2014/04/WCAG_ZH.html#correct-reading-sequencedef>
> 可以编程式确定<http://www.w3.org/2014/04/WCAG_ZH.html#programmaticallydetermineddef>
> 。”
>
>
>
> 建议修改为:
>
>
>
> “1.3.2 有意义的顺序: 当内容呈现的顺序影响其意义时,正确的阅读顺序<http://www.w3.org/2014/04/WCAG_ZH.html#correct-reading-sequencedef>
> 可以用软件识别。”
>
>
>
> 4)“1.3.3 感官特性: 用于理解和操作内容所提供的说明不完全依赖于组件的感官特性,如形状,大小,视觉位置,方向,或声音。”
>
>
>
> 建议修改为:
>
>
>
> “1.3.3 感官特性: 用于理解和操作内容所提供的说明,不涉及组件的感官特性,如形状,大小,视觉位置,方向,或声音。”
>
>
>
> 5)“2.2.5重新验证:当身份验证会话到期时,重新验证后,用户可继续行为而不丢失数据。”
>
>
>
> 建议修改为:
>
>
>
> “2.2.5 重新认证:已认证的会话过期时,用户重新认证后数据不会丢失,活动可以继续。”
>
>
>
>
>
> RITT  Wu yinghua
>
>
>
> 2014-05-13
> ------------------------------
> wuyinghua
>

Received on Thursday, 15 May 2014 00:20:48 UTC